东方网记者刘轶琳7月29日报道: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第八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上,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牵头组织的《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现状及患者生存质量2023蓝皮书》(以下简称“蓝皮书”)正式发布。蓝皮书显示,仅5%的患者首次出现症状即前往血液科,仅有58%的患者首次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。
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临床首席专家王建祥
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临床首席专家王建祥教授表示:“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,多发性骨髓瘤成为愈发重要的老龄化健康议题。由于患者面临复发困境,在现有疗法上仍存在身心健康、生命质量的诸多挑战。因此,我们希望通过对患者真实的治疗现状和临床诊疗模式的系统调研,了解患者和医生端诊疗未被满足的需求,进一步驱动规范化诊疗体系的建设,也为未来更多创新药物和创新疗法的应用提供依据。
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,我国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点六,多发于老年人。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,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。蓝皮书调研显示、患者对现有治疗方法存在较大未被满足的需求。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治疗考量,患者年龄、合并症、前期治疗方案等是医生在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的重要决策因素。但核心目标都是帮助患者获得最大程度的缓解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,延长无进展生存期。
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主任医师邱录贵
多发性骨髓瘤是早期治疗成本效益较高的癌症,在临床中初诊和首次复发的“黄金窗口期”尤为关键。对于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,目前RVd已经成为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初治治疗方案。而在6月刚落幕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(ASCO)年会上,新一代CD38单抗Isatuximab与RVd的联合使用,并以Isatuximab-Rd维持治疗对不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,可显著降低40%的复发或死亡风险。
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主任医师邱录贵教授指出:“多发性骨髓瘤因其极易复发、越复发越难治的特性,患者迫切需要更多创新疗法。因此创新疗法加速引入与可及势在必行,需要让更多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药可用,有创新药可用,实现少复发、长生存。”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,英伟达公司今日证实,该公司将于2024年推出Hopper-Ne...
,根据分析公司CounterpointResearch的数据显示...
,AMDZen4架构6核处理器有R57600X和R57600两款...
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,提升患者体验,国家卫健委、国家中医药局近日...
,2022年对于显示器厂商及消费者都相当艰难,低需求导致工厂利用...
:5月12日,据中交服务集团官微,在5月10日举行的2023年度...